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计量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汤东来同志结束职业生涯,光荣退休。自1985年毕业他就来到了计量院工作,距今已有38个年头,曾先后担任过辽宁省物理学会理事、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省级考评员、国家计量许可证考评员,荣获过多项科技成果奖。可以说,他为我省计量事业发展奋斗了一生。
忆往昔,他还是刚刚毕业意气风发的少年,怀着一腔热血来到了计量院。他最初来到温度室从事辐射测温检测的一线工作,在工作中吃苦耐劳,乐于学习和思考,善于钻研和实践,先后建立了温度灯、黑体炉标准装置,并研制开发出光电高温计数据自动采集处理系统,为计量院温度计量检测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2000年,由于业务发展需要,他响应号召加入业务部,从事基标准及仪器设备管理、型式评价、质量抽查、院内检定校准工作的管理工作。在此期间建立了仪器设备数据库,首次实现了计量院仪器设备台账的数字化管理,同时还建立了设备周期溯源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在用设备的溯源统一计划,进行统一管理,每年两次集中送检。由他制定编写JJF 1015-2002《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和JJF 1016-2002《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两项技术规范,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型式评价工作与国际接轨。
2004年,他担任流量室主任期间,发现有部分型号的流量计无法进行检测,他带领同志们加班加点,认真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对方案反复进行修改,成功建立了音速喷嘴和钟罩两个计量实验室,拓展了计量院流量计的检测领域和检测范围,使计量院流量检测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同志们挑战“不可能”,完成4米涵洞超声流量计的校准项目,建立了金属罐和液位计计量标准装置。
2008年,他开始接触测速计量工作,此时公路管理速度检测仪检定校准的工作还处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他与同志一同扎进公路旁,不畏室外艰苦环境,在公路上反复进行检测实验,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得出了最佳的检定校准方案。在此期间,他设计发明了一种高精度公路测速仪校准装置,并发表多篇专业论文,促进了我省的公路管理速度检测仪的检定校准工作发展,为全省相关检定校准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也为全省交通公证执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为交通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在从事测速工作期间,无论酷暑还是寒冬,条件多么艰苦,他都会一如既往地配合交警完成检测工作,保障全省道路的行车安全。
时间一晃,汤东来同志也到退休的年纪了,他没有选择“躺平”,依旧坚持在岗位上,发扬计量院“传帮带、老带新”的优良传统,不辞辛苦为年轻同志指导检测工作,对于检测流程、专业知识、注意事项都倾囊相授,对于年轻同志提出的问题耐心地予以解答。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老一辈计量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也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承给了新一代计量人,激励着大家勇担使命,不断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