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俊婷是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所的一名工作人员,从事化学计量及标准物质研制工作。在工作中,她心中总是放着“一杆计量秤”,作为“掌秤人”的她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勤奋灿烂青春,以努力不负韶华,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者故事。
在勤奋好学中取得佳绩
2015年,佟俊婷成为了计量院的一员,她始终秉持着力争上游、勤奋工作的信念。经过努力于2017年通过国家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同时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渐成为一名理论功底扎实、专业知识深厚、业务能力精湛的合格检定员。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她常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从工作中不断汲取经验,每年出差达160余天。她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突出成绩,编写国家级和地方级计量校准规范3部,论文3篇,参与完成科研项目3项,在工作实践和国家关于计量科研方向的基础上,认真探索种子项目,积极申报省局、总局科技项目并成功立项,为计量院的科研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酷暑到严寒,从未停下脚步
“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100-1=0’。”佟俊婷总是这样说。她在检定工作中对自身要求十分严格。不分酷暑还是严寒,从零上30几度到零下20几度,从十几米高的装置到接地气的管道底部,她用日均3万步为工厂安全提供保障。
油田的报警器检定时间通常在6月下旬,每年这个季节都是酷暑难耐。工作地点都是距离市区较远的郊区,且位置分散。每个工作站的报警器多的达数十个、少则几个,检定完一片区域一般要历时半个月左右。早上7点钟准时出发奔赴油田,要1个多小时车程才能到工作地点,晚上7点收工回到驻地也要8点多。她每天穿着不透气的防砸鞋,戴着不遮阳的安全帽行走在工作站之间。报警器的安装地点都是容易出现事故的地点,从上百摄氏度的加热炉旁到开着20度空调的厨房,检定的环境温度变化很大,一不留神就会伤风感冒。在整个夏季的油田检定中,身上的衣服就没干过。
炼油厂的检定工作通常在12月左右,她要拎着4个钢瓶,在户外寒风中走过每一个罐区、管道和装置。检定的气体几乎都是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即使戴着护目镜也依然会被熏得流眼泪,戴着防毒面具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大都在户外十几米高的装置上,或是噪音极大的机房中,不管喊多大声也听不清对讲机里的声音,检定员之间的配合只能靠默契的配合和勤奋的腿脚。结束一天的检定工作,寒风一吹才感觉冷,因为汗落了,身上湿冷湿冷,有一股刺骨的寒冷。
都说检定校准工作是按规程办事,一板一眼不需要创新,但是季节性原因造成的突发状况、产品的多样化、科技手段的进步都为检定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她始终保持着“学中干,干中学”的工作作风,帮助客户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圆满完成一次又一次检定任务,同时也收获了客户的认可和友谊。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佟俊婷明白,实实在在做好自己的工作,比一切都更重要。保证检定质量,保障客户生产进度,也同时保护着大家的安全。她甘于奉献、吃苦耐劳、求真务实,坚守在工作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着奋斗的人生,为中心计量院的发展贡献着巾帼力量。